​ 南皮:奏响“碱麦美食之乡”的振兴乐章

来源:互联网 阅读:- 发布:2025-02-10 17:50:29

南皮,河北省沧州市下辖县,一个承载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现代农业的春天。从翰苑世家的文化高地到盐碱地改良的科技前沿,南皮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仅传承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奋力书写着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公元前664年,寒冬,渤海郡的广袤平原上地面干涸盐碱泛白,草木凋敝一片沉寂萧索景象。这时,在远处一支斗志昂扬的出征队伍由南向北而来打破了这片土地的沉默。这正是业已称霸诸侯的齐桓公北伐山戎的王者之师,此次出征是为救援燕国。夜幕降临,齐桓公令大军在一处起伏山丘下驻扎休整,修缮皮革盔甲。后此修缮皮革之地得名——南皮。

自此,南皮这片土地见证了无数历史的风云变幻,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三国时期,曹丕与建安七子在此地开展了大量的文化活动,南皮高韵成为了文人聚会的代名词。明代,南皮孙氏家族更是聚集了一大批朝廷重臣、翰苑名流,留下了珍贵的《明渤海孙氏积善堂题赞手卷》。这些文化积淀,不仅涵养了世家子弟炽热的家国情怀,更为南皮县的发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这千年文化底蕴下,南皮有着不为人知的粮食种植难题。南皮地处环渤海地区,地下水含盐度较高、矿化度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大部分土地都是旱碱地,这也导致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种粮难产粮少。


攻坚克难 敢叫盐碱换新天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南皮县在盐碱地改良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世纪90年代初,黄淮海地区围绕粮食增产,展开了以盐碱地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农业科技战役。南皮县作为战役的核心区之一,见证了盐碱地由白转绿的奇迹。


碱麦深挖 创新经济发展新路

回望过去,南皮人祖祖辈辈在这块贫瘠的盐碱地上秋种夏收,与碱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南皮人把这产量极低的碱麦视为珍品,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潜心研发。碱麦由新中国成立前的单产不足50公斤,到平均亩产达350公斤。碱麦产量的大幅度增长,给南皮人的生活带来了质的变化,面粉由奇缺变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主食。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南皮县不仅注重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更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农业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南皮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南皮县依托渤海粮仓南皮种业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研发繁育并示范推广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小麦品种。通过建立追踪溯源系统,确保碱麦从种植、管理到收获、加工全过程监测,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南皮碱麦为农业农村部安全质量中心认证的“名特优新”产品,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检测,钙、蛋白质、多酚含量优于检测均值。这使得用碱麦面粉制作的面食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感绝佳,面粉和面时不粘手,展现出其独特的韧性。同时,蒸出的食品麦香浓郁,软绵筋道,口感舒适,让人回味无穷。

以全谷物营养健康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成立为契机,南皮县全力打造全谷物产业基地。致力于推进碱麦精深加工的全谷物营养健康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在南皮县揭牌。这一中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和河北五格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集合业内科研专家力量,对碱麦营养价值进行深度开发,研制以碱麦为基本原料的功能性食品,带动南皮县全谷物健康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其中,五格面粉公司将碱麦产品精深加工作为特色发展方向,2024 年以来销售额已突破 8000 万元。目前,首款以碱麦为基本原料的全谷物控糖面粉已经研发成功,未来还将研制出更多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碱麦制品。2024年6月,非遗技艺制作的碱麦面花在廊坊经洽会上惊艳亮相,麦香浓郁,嚼劲十足。碱麦面花作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品味南皮 碱麦美食之乡的崛起

2024 年 11 月,南皮县政府将南皮确定打造为 “中国碱麦美食之乡”,并以碱麦为一产内核推动二产三产发展,将其作为带动县域产业的重要抓手之一。在盐碱地改良和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动下,南皮县不仅实现了粮食增产,更在碱麦的种植和加工上取得了突破。通过深挖碱麦的营养价值,研发十八谷全谷物面粉、彩麦面等碱麦相关产品,南皮县正在逐步打造“中国碱麦美食之乡”的城市形象。

未来,南皮县将继续以提升碱麦市场价值为导向,丰富碱麦精深加工种类,探索碱麦在深加工产品生产上的可行性,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南皮县的故事,是传承与创新的故事,是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的故事。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南皮县正以坚定的步伐,向着打造“中国碱麦美食之乡”的目标迈进,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推荐阅读: